徐建成:教育的《葵花宝典》
2022/4/23 14:02:00
1172次浏览
徐建成:教育的《葵花宝典》
教育心得
写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
作者徐建成与“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
我一直认为,《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神话小说,更是一部科幻小说,一部经典的教育专著。他给中国少年儿童播下了科学幻想的种子,告诉世人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拥有一批真正读懂《西游记》的家长和老师,关系教育成败,关乎“科教兴国”。
下面我仅以“孙悟空现象”为例,谈一下《西游记》的教育属性。
家庭教育的缺失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家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即校风,家训即校训,家教关乎孩子的人品,决定“办学”的质量。
评价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人们常用“没有家教”或“有娘养无娘教”来形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讲的是父亲和老师的责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开天辟地以来的神仙石孕育而生的,所以他无父无母,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不知道自己姓氏名谁。在他的心里,只知道自我的存在,只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为所欲为,于是才会有了大闹天宫、大闹龙宫、大闹地府。从教育的视角看,是这只石猴没有家,家教处于空白,没有任何“三观”的传承。
清史专家阎崇年讲,人类之所以要建很多博物馆,就是要让自己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知道我是谁,如果人类不了解这些,就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孙悟空家庭教育缺失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不通世事。当太白金星以和平方式请孙悟空到天宫供职时,玉皇大帝封了他一个弼马温的官职,他不知道弼马温官阶的大小,欣然同意。后因武曲星君的威势,才觉得受到奇耻大辱,愤然离开天庭下界。在太白金星许之以齐天大圣的虚名再次招安他看守蟠桃园时,他又很开心。他没有任何责任感和规矩意识,尽情地享受蟠桃,在得知自己连参加蟠桃会的资格都没有时,又大闹蟠桃会,反下天庭。作为父母,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吃喝玩乐,惹是生非的人,成为社会的危害。
学校教育的短板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学历教育有十年,学校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老师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收下石猴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他独自在海上漂流十年来此求学,其毅力非一般人可比。在传授技艺方面,他首先让孙悟空蹲苗练基本功,具体表现是让孙悟空在自己的门下打了七年杂工,之后才传授他技能。由于孙悟空的智商极高,博得了师傅的喜爱,于是师傅把长生不老之法、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之法全部传授给他。但当他发现孙悟空当着师兄弟的面儿显摆法术,有违师道之尊后,决定让他下山,并告诉他今后不可以对任何人讲自己是他的师傅。
这是何故呢?从教育的角度讲,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这个徒弟是有一种溺爱,忽略了德育教育,但当他发现自己没能改变悟空的心智,又让他学到了通天本领后,他预感到这个徒弟将来必然会闯下大祸。他无父无母,无亲无故,相当于没有监护人,这样的孩子闯祸,别人只能找他的师傅,而自己又承担不起后果,于是就和他断绝了一切关系。
古人讲,小人智足以决其奸,勇足以决其暴。孙悟空的学校教育,启发师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做人教育,否则其本领越大,可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而当下中国,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德育都是短板,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社会教育的真谛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无法无天、本领通天的孙悟空,因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害,被如来佛压在了五指山下,让他在“监狱”中度过了500个春秋寒暑。因为悟空心性纯正,且对自己所作所为有了一定的反省,所以观音菩萨才告知:“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东土大唐寻一个取经的人来,叫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加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当一个人失去人身自由后,方知自由的可贵,而对帮助自己重获自由的人也会心怀感激。孙悟空对唐僧就是如此,在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全过程,他始终对师傅保护有加,体现出了高度的忠诚。而唐僧作为老师,明显不同于菩提祖师,他没有教悟空半点本领,但却解决了“善”的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这就是德育教育。
他运用的方法有三:一是挫折教育。用九九八十一难让孙悟空一次次受到打击,用一次次的挫折失败,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二是爱的教育。每当孙悟空遇到无法战胜的困难时,天上、地下、海里、东方、西方,各路神佛仙道都出手相助,这让孙悟空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感受到了亲情友情。三是规矩教育。对于这样一个天生顽劣的孩子,如果不加以管理,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就有了紧箍咒,这让孙悟空有了对师傅的敬畏。
在高校的工作时,我曾致信总书记就解决新疆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平等,爱护,融合”的理念,同时致信时任副总理刘延东,建议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好家长决定好孩子,提出了“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延伸,社会教育是补充”,建议要从教育的视角,引导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读懂《西游记》,在用现代高科技关联小说中的各种神通,让少年儿童喜爱的《西游记》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的同时,深刻理解家庭教育缺失的危害和学校教育中德育短板的后果。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陶行知强调,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一部名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认识。《西游记》在问世之后的数百年中,被普遍认为是神话小说;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中国,《西游记》又被一些人视为科幻小说;但《西游记》从问世那天起,就是一部经典的教育专著。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理解其教育意义,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大有裨益。
好书推荐:
《西游记》——教育的《葵花宝典》
《教育就是留着灯,留着门》
那盏灯,让迷失的黑暗中的人找到家园,心灵的家园;
那扇门,是放飞之后永远不拒绝孩子归航;
那位留着门、掌着灯的人,就是母亲,是爱,是教育。
徐建成
2022年4月23日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