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的挣扎:人,不仅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来。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谁是玲玲?
玲玲就是张海迪的小名。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10岁之前,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胸以下全部瘫痪。根据医生预言,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情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就猛揪自己的头发,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一种疼痛。久而久之,张海迪揪下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

在高位截瘫的漫漫苦旅中,她整天躺在病床上,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腿不能动,胳膊不敢动,脖子更不敢动。作为一名待业青年,张海迪曾想过自杀。

“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

1974年7月1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好遗书,不愿再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30多片冬眠灵,又给自己带了6支冬眠灵。

但在结束自己的愿望最强烈的时候,张海迪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活下来。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终于有一天,她认下了命运,彻悟了使命:人,不仅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来。


(二)生命的追问: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

因为身体原因,上学成了张海迪的奢望。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自学拼音、查字典,学一个有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竞争,全靠自觉。

1、自学针灸,治病救人

1970年,15岁的张海迪跟着父母亲下乡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当他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领悟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

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发奋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十几种医学专著。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体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

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曾有记者问张海迪:如果你能拥有第二次生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张海迪说:“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会实现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医生,这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15岁时就自学医术给乡亲们治病,但没有机会真正穿上白大褂当一名白衣天使。”在十几年中,她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2、自学外语,从事翻译

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

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

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 乃至手上、 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

经过七八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辑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3、完成学业,走上创作之路

张海迪不仅自学外语,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并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张海迪非常享受作家这个身份。但写作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磨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因为长期坐立,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 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1991年,36岁的张海迪被确诊为鼻癌。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张海迪,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坚强的活了下来。

为了防止打麻药导致癌细胞扩散,医生建议手术时最好不使用麻药。张海迪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建议。这次手术,是她经历过的第六次大手术,而且是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施行的,锋利的手术刀和尖细的针在她的皮肤中穿过,鼻子那么小的一块地方,缝了40多针。张海迪说,“从手术室出来,我的手冰凉,还有些发抖,但是我没有喊叫一声。我知道,如果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去,我不会做叛徒,因为我能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


4、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除了读书和写作,张海迪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张海迪从小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听黄梅戏。1970年跟随父亲下乡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发现那里的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

2011年,张海迪亲自执笔改编剧本《轮椅上的梦》,拍摄了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从不愿把自己的事迹搬上银幕,到主动写关于自己的剧本,导演冯振志说:“张海迪觉得,拍这部电影还是为了她说过的那句话‘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也许在这个时代,她的故事对年轻人会有一些启发意义。”

张海迪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

生命是什么?张海迪在《生命的追问》一书中是这样回答:“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即使肢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这就是多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生命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