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湘江评论》到《长沙倡议》,五四光芒烛照百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安邦学习张海迪小组第一任组长屈金艳,一个身高只有1.25的80后浏阳女孩,带着湖南中药走进了巴基斯坦。


让自己更独立,逼着自己成长


虹静:本次出使巴基斯坦与前两次相比,在心理和思想上有哪些不同?


屈金艳:徐总和高总因青霉素车间认证的事情15号才出发去巴基斯坦。这次是自己第一次带队去巴基斯坦,与前两次相比,感觉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但也因为这样的经历,让自己独立,逼着自己成长。谢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





虹静:在巴基斯坦遇到哪些人和事?以学习张海迪小组成员的身份出使巴基斯坦,从人权女权的角度,有哪些感想?


屈金艳:在巴基斯坦期间接触最多的是银黄清肺胶囊临床项目的CBSCR中心的管理人员,临床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ICCBS的负责人Iqbal教授,Sammer博士等等。几次去巴基斯坦,真切感受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真诚和友好。无论到哪里都得到很多爱护和帮助。如果说,作为小组成员之一,一定要找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特别,所以别人更容易记住你。这次去真纳墓,那里的保卫人员还记得我之前去过那里,再次看到我非常开心,不停和我合影。还有返程在卡拉奇机场的时候,高总的箱子里因为带了一块当地的石头没有托运被拦了,安保人员担心带上飞机会给其他乘客带来安全风险。我和他们解释,我和高总已经去过巴基斯坦几次,有项目在这边长期合作,不会发生他们担心的情况等等。正解释着,他们的一个负责人走过来说,她的确已经来过几次了,然后放我们过去了。有时候换个角度,上帝给你的“特别”,在别人的眼里,是另外一份尊重和信任。





虹静:通过对这个项目的跟踪、推进,从公司的角度,你有哪些感想?


屈金艳:随着项目的推进,更能深刻感受到,我们也可以肩负起振兴中药和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这次有幸和团队一起受到中国驻卡拉奇王愚总领事的接见。当他听到我们项目进展的汇报,非常高兴和振奋,愿意帮助我们把银黄在巴基斯坦落地,希望通过我们这个项目架设起中巴两国政府中医药合作的桥梁。我坚信我们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在“一带一路”上,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创举在等着我们去实现。





虹静:你的人生规划是否因这个项目而有所改变?


屈金艳:或许对企业、社会、国家,自己将来能做的会比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所能想到的更多。





虹静:你的梦想是什么?


屈金艳: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为企业、中药行业和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能和公司一起把融合用工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发现和认可残疾人这个群体的价值,给予他们实现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机会,愿天下出现更多的“安邦”













李婧简介(采访者)

李婧,笔名虹静。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在《诗刊》《芙蓉》等杂志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哀怨的丁香》、长篇传记文学《不弯的脊梁》《大豆科学泰斗王金陵》、词集《虹静词选》四部。曾任国企团委书记、个体老板、自由撰稿人、高校教师、民营企业高管等职务。现任安邦制药文化顾问、总经理助理、兼学习张海迪宣讲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