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豹:忆银川,再出发

2022/5/21 20:10:00 1654次浏览

陈飞豹:忆银川,再出发


       还有两周就是银川的忌日了。同事策划了今年的纪念活动来征求我意见。我没有意见,但我陷入了思念。


       五月,对于我总是阴雨绵绵的样子,有一种东西在心里郁结,化不开。银川,已经超越了一种同事的概念,变成一种精神和思绪,在和他曾有交集的人的心里生根发芽。银川,关于奋斗,关于友爱,关于信仰,永远植入了安邦的文化。


       今天安邦文化小课堂,罗玲提到了银川对她的影响还哭得泣不成声。罗玲说,我要用十一分的努力去工作,十分为工作,一分为感恩。银川精神已经在影响很多人了,如果他还活着,是不是会传递更多爱?

罗玲在安邦文化小课堂回忆杜银川

       现在流行躺平,我想是因为躺平的人没有遇见过银川。一个行尸走肉的人活着和死去有什么分别?那什么样的人才不是行尸走肉呢?不是声名显赫,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把爱留在别人的生命里。银川做到了,接触过银川的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最让人感动的图景是那些平凡的人以他们的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宽厚仁慈面对每一天、每一人。这世界的温暖与光亮,有伟人圣贤的,有巨擘大咖的,但是更多的,像银河系一样弥漫的,是普通人朴素的爱。

       安邦人都知道为什么而工作,也都知道该怎样工作。工作不是苦役、不是赌博,而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我们努力地把企业做得更好是为了我们可以给世界更多的爱。残疾人和健全人在安邦已无分别,是爱填平了鸿沟,无论在安邦的还是离开安邦的,他们都少了分别心。他们会平等待人,会温暖周遭,这就是银川的梦想,也是安邦存在的意义。

       银川加持了我为安邦拼下去的信念,和看到更多银川出现相比,苦又算得了什么,难又算得了什么?

       银川也提升了我对企业的理解,企业和人是什么关系?通过银川我认识到,企业是美德、才华和勤勉的放大器,人需要企业,企业也需要人,人和企业的相互推动,产生了更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019年,杜银川和同事在湘阴参加三下乡活动

       三年大疫,加之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国家可能越来越难,老百姓的生活可能越来越难。但是纵观中华民族近两百年的苦难历程,我们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不是经济实力,也不是科技实力,更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中国人的精神。抗美援朝的历史读了很多遍,电影看了一大堆,最后明白了让我们胜利的、不可或缺的是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用来逞强斗狠的,而是团结奋斗的。今天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多是要反映在科研攻关上、产品精益求精上、服务尽善尽美上。

2019年年会,杜银川和同事表演节目

       安邦在未来的日子里,怎样帮助好我们的国家?怎样帮助好我们的员工?银川早已经告诉我们。危机,是对物质的打击,但是有可能唤醒精神,精神再推动物质到更高层次,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银川,生命短暂,但是精神永远不灭。银川精神是安邦文化的生动诠释,是银川用生命做成的礼物。这份礼物将改变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我们将影响我们的孩子、家人、朋友,这条叫银川的溪流永远流淌。

2013年,杜银川和董事长陈飞豹合影留念。

       五月,思念,然后在思念里出发。

2022.5.17
陈飞豹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