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海迪小组”宣讲团走进东北农业大学 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2018/9/19 13:36:00 2836次浏览


     东北网9月18日讯  又是一个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全国800多万学生历经了最难忘的高考,第一次走进了大学校门。而最让父母担忧的,就是怕青年学生在走进大学后迷失方向。18日晚上,“不负时代,追逐梦想”大型校园主题励志宣讲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学校邀请了湖南安邦制药“学习张海迪小组”宣讲团为现场2000名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为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学子们进行“精神补钙”。

     1985年出生的“80后拐杖妈妈”齐文英是一名脊髓灰质炎患者,走上舞台的她架着拐杖,步伐却坚毅,笑容也自信。她告诉同学们,父亲亲自给她做的拐杖,扶着她从贫穷的家乡走进了大学,以顽强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取得了硕士学位,更收获了幸福的家庭。在讲述经历的过程中,艰辛的经历让她数次潸然泪下,而坚强努力之后的收获又再次让她绽放了笑容。“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是知识带给我的改变让我在挫折中感受到了快乐,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影响在座的青年,能够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父母的付出,面对挫折,我们能做的是改变自己出路,创造未来,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芒。”

     小组另外几名成员也就自身经历与现场的大学生们做了分享和励志互动,充满正能量的演讲感染了现场所有人,阵阵掌声不时响起。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大学生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地擦着眼角,她们都被眼前面露微笑的演讲者们而感动。“他们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才拥有了现在的生活,与他们相比,我们幸福太多了,我一定会珍惜大学生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会笑对困难。”

     本次宣讲团走进黑龙江校园,由安邦制药的董事长陈飞豹亲自带队,他告诉记者,安邦制药在湖南做到了欢迎所有残疾大学毕业生来工作,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岗位。安邦制药计划通过“学习张海迪小组”宣讲团向青年学生开展励志教育,也是向社会输送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走进校园的目的就是在唤醒,为大学生补‘精神之钙’,唤起更多企业家社会责任与担当。”

     安邦制药是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福利企业和中国百强福利企业,是湖南省精准扶贫助残样本企业。公司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是残疾人,自2011年以来,公司建立了“融合用工”模式,成为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GNDP中国分支的创始成员之一,组建了国内企业第一个残疾人公益组织“学习张海迪小组”,鼓励残疾员工以张海迪精神为旗帜,自力更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年来,残疾员工不但实现了残者自立,而且以残障之躯,走进脑瘫村、戒毒所、福利院、智障学校,开展公益活动,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肢残协会联合成立了关爱脑瘫儿童的“嫩芽基金”。继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之后,这些来自雷锋之乡的残疾青年们又一次走出湖南,走进龙江高校。今后两天,宣讲团还将走进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为师生带来传播励志自强的精神食粮。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延良致辞。

“学习张海迪小组”成员、脊髓灰质炎患者齐文英的演讲引起了现场阵阵掌声。

“学习张海迪小组”成员、患有脑瘫的胡华众讲述艰辛成长路。

“学习张海迪小组”成员、患有听力受损的李莹用坚强换来了今天的幸福。

现场的师生们被演讲者的经历所感动。

授牌仪式。

宣讲会结束后,台上台下亮起了手机,共同唱起了《让世界充满爱》。






1 +1